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国际化办学进程,海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于4月29日组织召开国际学生教学与管理工作专题会议。各学院外事副院长、外事专员及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国际学生办公室主任及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共商国际学生培养大计。会议围绕经费保障机制优化、招生专业动态调整、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等关键议题展开,推出海南大学国际学生教育教学系列举措。

完善经费激励机制 构建可持续发展体系
会议首先解读了新修订的国际学生教学与管理经费分配办法。该办法明确导师指导费用,将导师对国际学生的学术指导纳入绩效评价体系,提升导师积极性。该办法还专门设立国际教育专项研究经费,支持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与国际学生教学与管理课题立项。这种“教学-研究”双轮驱动的经费模式,既解决当前实际问题,又为长远发展积蓄动能。
动态调整招生专业 打造特色培养体系
会上说明了国际学生专业设置的原则。学校将实施“动态准入”机制,对积极招收国际学生、配备优质导师资源并组织国际学生学术活动的学院,给予招生倾斜和专项经费支持。会议请各学院于5月15日前完成国际学生招生专业简介编写工作,突出学科优势与培养特色。该举措将使专业设置既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又契合生源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多维推进招生宣传 精准实施奖学金政策
针对国际学生 招生工作,国际教育学院动员各学院参与国内外教育展,在准备国际学生专业简介的基础上组织国际学生录制专业介绍短视频,并与校友联络联合推动招生。会议要求学院了解奖学金政策和申请方式,通过学院的导师给有意就读海南大学的国际学生提供初步指导。
对标质量认证标准 全面提升培养质量
会议对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工作作出部署。根据安排,各学院要参照认证指标体系开展自查自评,国际教育学院将持续组织专题培训。学校将通过质量认证这个指挥棒,推动国际学生的规模扩张和培养质量提升。

海南大学现有国际学生500余名,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次会议推出的系列改革措施,是我校服务"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实践,将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