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下午,海南大学2025“汉语桥”国际学生夏令营迎来活力四射的体育文化交流课堂。来自俄罗斯、越南、阿富汗、柬埔寨、津巴布韦等国的26名学员在子衿书院辅导员刘梓暄的带领下,通过“理论+实战”的沉浸式体验,感受中国“国球”的魅力,以乒乓球为纽带,架起友谊与文化的桥梁。
理论筑基:解码乒乓“中国密码”


课程伊始,刘梓暄老师生动讲解乒乓球发展历史、规则及竞技技巧,通过视频展示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赛事中的经典战例。“发球旋转的物理原理”“快攻结合弧圈战术”等专业知识的拆解,让学员们惊叹于这项运动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来自越南的学员阮氏香璃直言:“原来乒乓球的胜负不仅是速度,更是智慧!”
理论课还融入趣味互动,刘梓暄老师邀请学员现场模仿马龙、孙颖莎等名将的标志性动作,并借助数字化设备分析击球轨迹。阿富汗学生刘海力尝试正手攻球姿势后笑道:“我感觉自己像个中国‘武林高手’!”
实战交锋:方寸球台联通世界
移步一楼训练场,课程进入实战环节。学员们分组进行多球训练、趣味对抗赛及“跨国混双”友谊赛。刘梓暄老师针对零基础学员设计“托球接力”“精准落点”等游戏化练习,而有一定基础的俄罗斯学员刘博文则挑战高难度削球与弧圈球技术。柬埔寨学生张菲菲与津巴布韦学员赵美丽合作双打后兴奋地说:“虽然语言不通,但乒乓球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课程尾声,刘梓暄以“乒乓外交”历史为引,鼓励学员用体育精神促进文明对话:“乒乓球虽小,却能传递跨越国界的热情与理解。”
作为“汉语桥”夏令营“体教融合”特色课程之一,本次活动通过乒乓球运动展现了国际青年的朝气与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